中國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少,空間分布不平衡。隨著中國城市化、工業化的加速,水資源的需求缺口也日益增大。在這樣的背景下,水處理行業成為新興產業已經逐步發展壯大,城市污水處理、自來水生產、供水、排水、中水回用等都處于重要地位。
隨著水資源開發利用的難度大,配置水資源成為重要問題,中國城市用水也已成為我們發展的一大難題,必須抓住供水、用水、排水、水處理這個循環過程,結合水資源循環規律和市場規律,在經濟上利用市場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與配置。
中國水市場管理是一個復雜的體系,水的利用必須考慮到人類消耗和自然消耗兩個方面,但是主要處理的還是農業用水、工業用水、居民生活用水等人類消耗的水資源問題。而城市的水資源配置是離我們每個人最近的例子,我們今天就只談這個問題。水資源的利用包括了無限個科學理論,儀器設備的綜合利用,我們考慮事情必須盡可能的全面,但這是很難做到了,所以我們僅以經濟角度來說下這個問題。
水市場是一個復雜的體系,不同領域的水資源創造不同的價值,我們必須按照不同領域的水資源特點來定價。
(1)供農業用水水價。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當前我國農業生產水平還很低,且農產品價格也比較低。當時修建水利工程時農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這種情況,對農業用水的水價應按不完全成本收費,比較合理。
(2)對工業用水所定水價,應成本加利潤。水利工程供的水是工業生產用的生產資料,水利又是基礎產業,它的價格制定應從整體考慮。成本部分可根據單位產品的消耗計算出來,利潤部分應按社會平均資金利潤率或投資利潤率計算比較合適。
另外,還要考慮到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在水資源緊缺地區,其資金利潤率還可高于社會平均值,利用價格這個經濟杠桿,促使節約用水。
(3)城鎮居民生活用水的水價。對城鎮居民生活用水,每天提倡節約用水,但是浪費現象依然不止,這是自我道德要求的問題,但是市場經濟下就是講邊際效益與邊際成本的對比,當我們去節約一點水的預期邊際效益不高于甚至只要是不明顯高于邊際成本時,我們就不可能真正的節約用水。
隨著我們的社會發展,人均用水整體呈上升趨勢,我們雖然人口眾多,但每個人的需求欲望不會因此減少,我們不可能在正常的市場經濟運行的條件下限制個人用水,因此真正解決水資源配置的問題絕對不是呼吁道德上主動節水。我們應該開源節流,雙管齊下。
基于我國在用水觀念、水價、水處理設施建設與運營、水處理企業等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目前我國城市水處理市場投資大、周期長、利潤低的特點還一時難以改變,但我們相信隨著國家有關政策的逐步跟進,水處理市場經營環境也將逐步改善,更多的環保企業必將涉足其間,不僅參與工業廢水的治理工程,還將更多地關注城市給水工程和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運營、維護及管理,水處理市場必將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局面。